安定王船祭等 列入台南縣定民俗
[記者楊金城/新營報導] 縣府昨天(10/2)公告安定真護宮王船祭、歸仁仁壽宮王船醮典暨遶境、大目降十八嬈、佳里北頭洋平埔夜祭登錄為台南縣定民俗。
安定真護宮、歸仁仁壽宮、新化朝天宮、台南縣蕭壟社北頭洋發展協會則為縣定民俗的保存團體。
蘇厝真護宮 今辦晚會
今晚安定蘇厝真護宮舉辦中秋晚會,順道和鄉親一起慶祝真護宮王船祭登錄為縣定民俗時,縣長蘇煥智將親自頒發文化資產登錄證書給真護宮。
安定第一代天府真護宮王船祭的起源,源於清同治3年,1艘由查畝營(柳營)放流的王船,停靠在安定曾文溪畔而將王船留祀,其中廟內典藏具50年歷史的檜木王船在祭典時南巡北狩,呈現「陸上行舟」的特殊景象。因王船祭典儀式展現地方信仰的特色,獲登錄為縣定民俗。
歸仁仁壽宮王船醮典暨遶境,因與一般3年1科的王船祭不同,是至少每隔12年經擲筊請示神意才舉辦,累積的信仰能量甚為可觀,規模之大全國少見,另保留的醮典科儀完整,是台南地區3大醮典之一,具歷史文化意義而獲登錄。
大目降十八嬈是新化地區最具象徵性的民俗活動,具地方傳說、風水及信仰等歷史文化價值,其產生的背景在台灣並不多見,1995年始恢復舉辦,可為觀光發展之潛力。
佳里北頭洋是早期西拉雅族四大社中的蕭壟社,北頭洋平埔夜祭在1999年恢復舉辦,找回失落的歷史記憶和平埔生活文化,值得列入保存。
好奇心的驅使,上了台南縣政府官網查了一下,要登錄為縣定民俗及有關文物,有其一定的標準:
登錄基準
一、 傳統性:具有古昔生活傳承,風俗形成與發展者。
二、 地方性:民俗其形成與發展具地方特色,或與其他地區有顯著差異者。
三、 歷史性:由歷史事件形成,具有紀念性意義者。
四、 文化性:具有特殊生活文化價值者。
五、 典範性:民俗活定具有示範作用,可顯示其特色者。
目前台南縣定民俗(不含10/2登錄)清單如下:
![]() | 西港刈香 | ||
![]() | 東山吉貝耍夜祭 | ||
![]() | 大內頭社平埔夜祭 | ||
![]() |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| ||
![]() | 鹽水蜂炮 | ||
![]() |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| ||
![]() | 佳里金唐殿蕭壠香 | ||
![]() | 永康廣興宮境內擔餅節 | ||
![]() | 關廟山西宮遶境暨王醮祭典 提個有全國知名度的"鹽水蜂炮" |
以前對信仰、民俗這類東西,不管是新聞看到或在路邊遇到,從不會很認真想去了解去關心,總覺都什麼時代了還搞這種東西。可是慢慢地,漸漸去思考為什麼這些民俗活動,可以存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呢?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及必要性。我們的週遭有太多美好的、有深度的東西,只是我們常會忽略它,只要用心,相信會有許多不同的體會。
塩水蜂炮有去玩過,真的很刺激
回覆刪除